肿瘤基因检测筛查都检测哪些基因位点

简单来说,检测的基因和位点可以分为两大类:胚系突变体细胞突变


一、根据检测目的分类

1. 肿瘤遗传易感性筛查(胚系突变检测)

目的: 判断一个人是否天生就携带了容易导致癌症的遗传性基因突变,这种突变存在于身体的每一个细胞(包括生殖细胞),并可能遗传给后代。
检测样本: 通常使用血液或唾液。
主要检测基因:
这类检测通常聚焦于与遗传性癌症综合征明确相关的基因。

  • BRCA1 和 BRCA2基因:

    • 相关风险: hereditary breast and ovarian cancer syndrome (HBOC)。显著增加女性乳腺癌、卵巢癌、男性前列腺癌、胰腺癌等风险。

    • 常见位点: 检测整个基因的编码区,寻找任何有害的胚系突变(如BRCA1 c.68_69delAG, BRCA2 c.5946delT等),而不是单个位点。

  • DNA错配修复(MMR)基因:

    • 基因: MLH1, MSH2, MSH6, PMS2, EPCAM

    • 相关风险: Lynch syndrome (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)。显著增加结直肠癌、子宫内膜癌、胃癌、卵巢癌等风险。

  • APC基因:

    • 相关风险: 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(FAP,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)。导致结肠内出现成千上万个息肉,几乎100%会发展为结直肠癌。

  • TP53基因:

    • 相关风险: Li-Fraumeni Syndrome。导致多种癌症风险极高,包括肉瘤、乳腺癌、脑瘤、肾上腺皮质癌等。

  • 其他高风险基因:

    • PTEN (Cowden Syndrome)

    • STK11 (Peutz-Jeghers Syndrome)

    • CDH1 (遗传性弥漫性胃癌)

    • PALB2 (与乳腺癌和胰腺癌风险相关)

    • 检测 panel: 目前商业检测通常提供包含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癌症易感基因的 “多基因检测包(Multi-gene Panel)”

2. 肿瘤精准治疗与诊断(体细胞突变检测)

目的: 对肿瘤组织本身进行基因分析,寻找在肿瘤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特定突变,从而指导靶向治疗、免疫治疗、判断预后和监测疗效。
检测样本: 肿瘤组织(活检或手术样本)或血液(液体活检)。
主要检测基因和位点:
这类检测关注的是在特定癌症中具有明确临床意义的“驱动基因”的热点突变。

  • EGFR (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)

    • 相关癌症: 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、结直肠癌等。

    • 关键位点:

      • 外显子19缺失(Ex19del)外显子21 L858R点突变: 对吉非替尼、厄洛替尼、奥希替尼等EGFR-TKI类药物敏感。

      • T790M突变: 第一代EGFR-TKI药物的获得性耐药突变,可用奥希替尼治疗。

  • ALK (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)

    • 相关癌症: 非小细胞肺癌。

    • 常见变异: 与EML4等基因的融合(重排)。使用克唑替尼、阿来替尼等ALK抑制剂治疗。

  • KRAS, NRAS, BRAF

    • 相关癌症: 结直肠癌、肺癌、胰腺癌、黑色素瘤等。

    • 关键位点:

      • KRAS G12C, G12D, G12V等: 在结直肠癌中,KRAS/NRAS突变预示对西妥昔单抗(抗EGFR抗体)耐药。

      • BRAF V600E: 在黑色素瘤、结直肠癌中常见,可用BRAF抑制剂(如维莫非尼)和MEK抑制剂联合治疗。

  • PIK3CA

    • 相关癌症: 乳腺癌、结直肠癌、妇科肿瘤等。

    • 关键位点: H1047R等热点突变。在乳腺癌中,PIK3CA突变是PI3K抑制剂(如阿培利司)的靶点。

  • 免疫治疗相关标志物

    • 不是基因位点,而是状态指标:

      • MSI-H/dMMR (微卫星高度不稳定/错配修复功能缺陷): 适用于所有实体瘤,是PD-1/PD-L1抑制剂(如帕博利珠单抗)的重要生物标志物。

      • TMB (肿瘤突变负荷): 衡量肿瘤组织中基因突变的总数量,TMB-H(高)可能对免疫治疗响应更好。

      • PD-L1 表达水平: 通过蛋白免疫组化(IHC)检测,而非基因测序。


二、根据检测技术分类(决定了检测范围)

  1. 单基因或少量基因检测:

    • 针对性强,只检测一个或几个已知的、最关键的基因和位点(如只测EGFR的几个外显子)。成本较低,速度快。

  2. 多基因 Panel 检测(目前的主流):

    • 一次性检测几十到几百个甚至更多与癌症相关的基因。

    • 小Panel: 针对特定癌种,覆盖该癌种所有指南推荐的必要基因(如NSCLC的8-10基因Panel)。

    • 大Panel: 覆盖数百个基因,包括TMB、MSI等综合指标,能发现罕见突变和超适应症用药机会,主要用于全面评估和晚期患者。

  3. 全外显子组测序(WES) / 全基因组测序(WGS):

    • 检测所有基因(WES)或全部基因组(WGS)。主要用于科研或当Panel检测无法找到原因时,不作为临床常规首选。

总结

检测类型 目的 样本来源 检测基因举例 检测内容举例
遗传易感检测 评估先天患病风险 血液/唾液 BRCA1/2, MLH1, MSH2, APC, TP53 寻找胚系有害突变
(胚系突变) 家族遗传咨询
精准治疗检测 指导靶向/免疫治疗 肿瘤组织/血液 EGFR, ALK, KRAS, BRAF, PIK3CA 寻找体细胞热点突变、融合、插入/缺失、拷贝数变异
(体细胞突变) 评估预后、耐药监测 (液体活检) MSI, TMB

最重要的建议:
患者不应该自行决定检测哪些基因位点。必须由肿瘤科医生根据患者的癌症类型、分期、治疗史和家族史等因素,综合评估后,选择最合适、最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检测方案。基因检测报告也必须由专业医生或遗传咨询师进行解读,才能转化为有效的治疗决策。

Posted in 基因检测 and tagged , , , .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